华夏早报讯(首席记者 陶越 通讯员 申岸天 易兵)1月11日晚,第二届雪峰山乡村振兴公益发展沙龙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举行,此次沙龙紧扣“公益赋能·创变创业”主题,传播公益理念,交流实践经验,培养创新人才,构建“泛雪峰山公益生态系统”,共话公益赋能未来。 沙龙开场,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、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汪忠博士从“公益是什么?为什么?今后怎么做?”的角度,阐述“商业向左,公益向右”的理念,让在场参会人员对公益有了全新的认识,看到中国公益创业的前景,奠定了此次沙龙以公益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基调。 在专题演讲的议程中,《中国社区治理》主编,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,湖南唯实公共服务评估中心主任李焱林博士在《公益组织要具备赋能能力》的演讲中,诠释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着重阐述了公益组织应如何从理念、方法到资源等多个维度,指出公益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援助,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能力的传递。要在奉献中发展,在发展中奉献,为雪峰山地区的各类主体赋予发展的赋能。 洞口县大邵公益创始人,凤溪农业发起人刘之鹤发表了《雪峰山下公益村》演讲,满怀激情的讲述了自己“在一个农场嫁接社会公益”的感人故事,倡导全民参与家乡建设,心灵驿站、非遗手工坊、儿童生存能力训练营等等项目在各界力量支持下迎势而生。应整合所有的资源,实现文明实践与乡村产业发展两手抓,互相促进,跨界合作,真正探索出和美乡村的创建新路径,努力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一一化解。 湖南大学工管院财务系助理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武发表《乡村振兴杂谈》、城步县方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会长戴方财进行了《山区公益现状与突破分析》、新邵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周理琼分享了《公益服务暖人心,向爱而行乡村兴》的美好时光、长沙盆满钵满新型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勇讲述了自己的《精致农业梦想》。 在实践经验交流环节中,湖南省内不同公益项目的负责人纷纷登台,共同探讨乡村振兴与公益创新创业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。对公益与产业融合的探讨成为焦点,把好事做好成为主题,大家围绕乡村振兴、创新创业、公益创变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,分享他们如何运用公益力量破解发展难题的故事。公益对产业的赋能,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的“造血功能”,还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向乡村汇聚,形成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。同时,各届精英人士从创业的角度,提出城乡大融合并鼓励更多地年轻人参与创业,并提供创业的机会与平台。 |